这个“省钱法”千万别用

· 快讯

本报讯(记者 朱静 通讯员 周潇) 你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打折充话费的广告?是不是不仅自己心动,甚至还想把这个“好消息”立刻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来薅“羊毛”?然而,真相是不仅话费没到账,还被套取了个人信息,甚至可能充当了洗钱犯罪的“帮凶”。

8月29日下午,家住玄武区锁金村的周大爷在上网时看见了一则《充值100元话费只需30元》的“新闻”。周大爷点进去后发现是某平台在做活动,声称可以三折充话费。于是,他点击100元选项,支付了30元。但等了很久,100元话费迟迟不到账。为了找回自己的话费,周大爷尝试拨打那则“新闻”上的“客服”电话,向“客服”申诉要求退款,却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所谓“客服”的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直至对方要求提供验证码时,周大爷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果断终止了对话。

周大爷随即来到市公安局玄武分局锁金村派出所报警,讲述了自己的受骗遭遇,并向警方提供了全部案件线索。

值班民警告诉周大爷,他在网页上看到的其实是不法分子的“小广告”。“这种骗局有两种后果,要么就成了网络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要么就成了不法分子洗钱的帮凶。”

民警表示,犯罪团伙会在各种网站平台、团购社群等处,广泛发布话费、电费、虚拟币等充值优惠、团购优惠小广告,甚至通过开设网店、经营微商等方式进行引流,吸引想要贪图便宜的“潜在客户”。而“潜在客户”下单成功后,便成为了购买者。一旦支付成功,购买者的钱就进了不法分子的口袋。“不法分子获取了购买者的信任后,很可能还会通过刷单、快递丢失赔付、注销会员、投资贷款等方式实施新的电信诈骗。”民警介绍。

作者:朱静

来源: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