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卖虚拟货币需缴税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在公众号发文《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和分类所得常见误区》,其中指出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818号)规定: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悉,《批复》中还提到,个人销售虚拟货币的财产原值为其收购网络虚拟货币所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对于个人不能提供有关财产原值凭证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财产原值。
既然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那么其在买卖、转让、赠与等过程中,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以下11项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其他所得 。其中,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通过转让有价证券、股权、房地产等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价款和其他与财产转让有关的收入。
根据这一规定,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的收入,应当属于财产转让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发布的《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818号)中明确规定了这一点。
该《批复》中还提到,个人销售虚拟货币的财产原值为其收购网络虚拟货币所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对于个人不能提供有关财产原值凭证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财产原值。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在2021年发布的《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和分类所得常见误区》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如何计算与申报
个人如何计算和申报财产转让所得呢?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个人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为: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乘以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财产转让所得,应当在取得收入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或者委托代理人申报纳税。个人财产转让所得,可以按照每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应纳税额,也可以按照每年累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应纳税额。个人选择按年累计计算应纳税额的,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或者委托代理人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根据人们不同的收入特点,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做出了不同项目类别划分。
缴纳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和分类所得的常见误区及正确做法
误区一: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股息、红利应并入企业收入,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税。
正解
应按照投资者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第二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误区二:个人股东从企业借款长期不还,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正解
一定条件下需要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误区三: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正解
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818号)规定: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误区四:个人取得的网络红包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正解
一定条件下需要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有任何财税、股权等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讨论或问我哦!
▍ 声明:
1、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后台联系处理,谢谢!
2、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之用,不作为实际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