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数字化新纪元:稳定币监管落地将如何改写全球支付规则?

· 快讯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稳定币正逐渐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关键枢纽。2025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Coingecko数据,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660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如USDT、USDC)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值达2618亿美元。Tether(USDT)仍是市场龙头,市值突破1600亿美元,占稳定币总市值的60%以上。其发行方Tether Holdings SA在瑞士建立了价值8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以增强市场信心。Circle(USDC)紧随其后,市值约330亿美元,并因其更高的合规性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

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金融巨头纷纷布局,PayPal、Stripe等支付巨头也通过稳定币拓展全球业务。然而,这一新兴金融工具究竟是支付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还是暗藏风险的投机工具?

稳定币的本质:数字货币的“稳定”变体

稳定币是一种以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或其他资产(如黄金、国债)为支撑的加密货币,其核心特点是价格稳定性。与比特币、以太坊等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的价值通常锚定1:1比例的法币或资产,例如USDT(泰达币)和USDC(Circle发行)均以美元储备为支撑。这种设计使其兼具加密货币的快速结算优势和传统货币的稳定性,成为跨境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日常交易的重要工具。

目前,稳定币主要分为三类:

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由发行机构持有等值美元储备;

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通过超额抵押其他加密货币维持稳定;

算法稳定币:如曾经的TerraUSD(UST),依赖算法调节供应量,但因缺乏实际储备而极易崩盘(2022年UST暴雷事件即是例证)。

稳定币的崛起:效率、普惠与金融巨头的争夺

稳定币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其背后有三大核心驱动力:

跨境支付的高效替代

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系统,通常需要数天时间,且手续费高昂。而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可实现近乎实时的跨境结算,成本仅为传统方式的几分之一。富国银行和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的试点项目已证明,稳定币能大幅提升效率,尤其适用于新兴市场的汇款需求。目前,全球约1.7亿至2.3亿人使用稳定币,其中15%至20%为非美国居民的美元持有者。

金融普惠的潜在工具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仍有超过10亿人无法获得传统银行服务。稳定币通过智能手机即可使用,无需银行账户,为新兴市场提供了低成本、高可达性的金融服务。例如,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如阿根廷、尼日利亚),民众更倾向于持有美元稳定币以规避本币贬值风险。

传统金融机构的防御性布局

面对Tether(USDT发行方)和Circle(USDC发行方)等加密原生公司的竞争,传统银行不得不加速入场。目前,USDT和USDC合计持有166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规模已超过部分中小型银行。摩根大通、纽约梅隆银行等机构正探索发行“银行稳定币”,以巩固自身在支付领域的地位。

监管与风险:稳定币的“双刃剑”效应

尽管前景广阔,稳定币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

监管合规的高门槛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了《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在联邦层面为美元支持的支付型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制定规则。签署的同日,法案即生效为法律。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有100%流动资产储备并定期披露,欧盟的MiCA法案也设定了类似规则。然而,监管的明确性并未完全消除风险。据统计,约63%的非法加密交易涉及稳定币,其匿名性为洗钱和恐怖融资提供了便利。英国《金融时报》警告,稳定币的跨境流动难以追踪,可能削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稳定性的隐忧

美联储指出,若发生类似TerraUSD的崩盘事件,可能引发市场挤兑。此外,稳定币发行商大量持有美国短期国债(如Tether的800亿美元持仓),一旦集中抛售,可能扰动债券市场。

技术与信任危机

中心化发行的稳定币(如USDT)长期因储备透明度不足受质疑,而算法稳定币则因机制脆弱屡次失败。传统金融机构若想赢得用户信任,必须提升技术安全性和信息披露水平。

未来展望:稳定币能否颠覆传统金融

摩根大通对稳定币市场2万亿美元的规模预测表示质疑,认为该数字“过于乐观”。分析师指出当前26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可能在几年内仅能实现2-3倍增长,远低于美国财政部长此前提出的2028年突破2万亿的预期。

报告指出,尽管《GENIUS法案》已为稳定币建立监管框架,但支付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的完善仍需时间。目前USDT和USDC占据超60%市场份额,但稳定币仅占全球资金流动的1%。分析师认为,由于投资者对现金管理持保守态度,短期内难以将稳定币作为主流流动性替代方案。摩根大通强调,虽然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具有即时结算优势,但商户接受度仍高于普通消费者。

但美银美林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逐步落地,稳定币将在未来2-3 年内对传统银行存款和支付系统产生颠覆性影响。美国总统已签署《GENIUS 法案》,为稳定币监管设定初步框架。短期内稳定币市场预计增长 250-750 亿美元,将提振美国短期国债需求。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GENIUS法案》后,美国在稳定币监管上迈出关键一步,但法案禁止收益型稳定币,加密货币分析师Nic Puckrin 表示,取消稳定币的收益,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DeFi 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比特币和加密货币DeFi 是创造被动收入的主要替代方案。收益不仅可以用于被动收入,还可以用于缓解法币通胀的影响。

CoinFund总裁 Christopher Perkins 也表示:“没有收益,美元就是贬值的资产。DeFi是可以创造收益以保值的地方。因此,我认为稳定币的夏天将变成DeFi的夏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称稳定币能让全球消费者进行低成本交易,还补充提到转账通常成本高且耗时长,他表示消费者和商家可以利用稳定币开展“超低成本交易,此类交易的清算和结算仅需几秒钟,而非几周或几个月”

然而有分析称,当前美元在全球的影响力是基于二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并形成了美元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特朗普政府目前采取的措施显示出其不认可美国的贸易逆差,并要保持顺差或者是平衡。保持顺差就意味着不会有更多的美元通过贸易方式流到国际市场,这对于全球使用美元明显会造成一定的制约。

美国运通首席执行官称,稳定币更像是一种投资工具,不会取代法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