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响全球监管第一枪!稳定币合规时代来临,普通人如何分蛋糕

· 快讯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于2025年5月21日正式通过立法,这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批对稳定币实施全面监管的地区。普通人虽不能直接参与发行,但可通过合规渠道投资或应用稳定币获益。以下是具体参与方式和风险规避策略:

一、普通人参与稳定币投资的合法途径

通过持牌机构购买合规稳定币持牌机构范围:仅香港金管局(HKMA)发牌的银行、交易所或沙盒试点企业(如渣打银行合资公司、京东数科、安拟集团等)可向零售投资者销售稳定币。验证方式:在香港金管局官网查询“持牌机构清单”或扫描平台牌照二维码验证资质。选择锚定主流货币的稳定币优先选择与港元、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例如,未来可能推出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为持有者提供跨境支付便利。

⚠️ 二、风险管理:警惕三大陷阱

普通人参与需规避以下风险,确保资产安全:

风险类型

典型案例

防范措施

“空气币”风险

2022年TerraUSD崩盘(400亿美元蒸发)

只选持牌机构产品,定期查看储备资产审计报告

高收益洗钱陷阱

2024年美国FBI破获20亿美元洗钱案

警惕年化超5%的“保本高收益”宣传,避免频繁小额转账

政策合规风险

2023年江苏企业因使用USDT被罚千万元

内地用户应通过香港银行账户或合规跨境平台间接参与,避免直接跨境使用

三、具体获益策略

跨境支付与贸易结算降低成本:稳定币链上结算可大幅降低跨境交易费用(如传统SWIFT费用的万分之一),并实现实时到账。例如,京东计划将稳定币用于全球供应链结算,中小外贸企业可借此优化资金流。操作建议:通过香港持牌银行(如天星银行)开设账户,接入合规稳定币支付通道。参与质押与利息收益未来政策或允许持牌机构向稳定币持有者支付利息(如通过货币基金分红)。例如华夏基金的代币化港币货币基金,首日规模即超贝莱德同类产品。注意:目前法案禁止发行人直接支付利息,需通过投资衍生品间接获利。投资相关金融产品将稳定币纳入资产配置(建议占比≤20%),并搭配黄金ETF、国债逆回购等低风险资产对冲波动。关注RWA(实体资产代币化)产品,如新能源设备代币化项目,获得链上资产增值收益。参与生态建设就业/创业:香港Web3生态扩张将催生合规审计、AML监控、技术开发等岗位需求。场景开发:创业者可探索稳定币在零售支付、游戏积分、元宇宙等场景的应用。

四、内地用户的特殊通道

合规路径:优先通过香港银行账户(如渣打香港、众安银行)或持牌跨境平台(如威富通、拉卡拉)参与,避免直接使用稳定币跨境转账。资产配置:分散持有港元、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减少单一币种政策风险。

五、未来趋势与机遇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香港议员正推动锚定人民币的稳定币发行,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持有者可享受跨境贸易红利。RWA(实体资产代币化):稳定币将成为房产、债券等实体资产上链的支付媒介,普通人可投资高流动性代币化资产。政策红利期:2025年6月至年底为过渡期,牌照申请开放后可能出现首批合规稳定币(如JD-HKD),早期参与者或享溢价收益。

总结

普通人参与香港稳定币市场的核心是 “合规优先、分散风险、场景应用”

认准持牌机构

——从源头规避欺诈风险;

关注利息与RWA

——通过衍生投资增值;

借道香港账户

——内地用户合法参与跨境场景。

未来随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落地和RWA普及,稳定币或成为资产配置的“新基础设施”,但需持续跟踪政策动态(如香港第二份虚拟资产白皮书)。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稳定币仍存在脱锚及监管变动风险,参与前请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