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大最著名的金融传销骗局,你听过几个?

· 头条

第十、北海1040阳光工程

案件背景

北海1040阳光工程是历年来中国打击传销犯罪中曝光度极高的案件之一。该传销组织以“资本运作”、“国家秘密政策”为幌子,声称投资3800元一年可挣380万元,投资6.98万元两年可赚1040万元。然而这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没有任何实际经营业务,纯粹依靠发展下线获利。

运作模式

该组织采用“五级三阶制”的运作模式,参与者需缴纳3800元购买1个份额,或一次性缴纳69800元购买21个份额。通过发展下线形成上下级网络关系,参与者可以从自己发展的体系中直接或间接获取提成。其层级结构为:业务员、业务组长、业务主任、业务经理和高级业务员(老总)。

警方行动

各地警方多年来始终对1040阳光工程实施严厉、高压打击力度。

社会影响

作为一个史诗级的传销项目,北海1040阳光工程涉及的人数是非常惊人的,时间跨度之久也是其他传销项目完全不可比拟,许多人都曾经被诱骗或者参与过,无数家庭被骗取财产,甚至失去友情、亲情。

第九:俄罗斯3M

案件背景

3M由俄罗斯人谢尔盖·马夫罗季于1994年创立,全称马夫罗季全球储蓄MMM,以“平行理论”为幌子,承诺投资者每周7%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不过所谓的“平行理论”纯属虚构,3M通过操纵市场、制造虚假交易,诱使投资者不断追加投资,本质上就是一个跨国资金盘。

运作模式

3M通过虚假宣传和欺诈手段,声称其投资策略能够实现高回报,投资者被诱导投入资金,而收益则来源于新投资者的资金,符合滚雪球性质,典型的庞氏骗局。

警方行动

3M最终崩盘,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留下一地鸡毛。2018年,臭名昭著的MMM创始人马夫罗季,因心脏病发作死于莫斯科监狱。警方随后在其控制的加密货币钱包中发现了14万枚比特币。

社会影响

3M是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跨国金融骗局之一,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在中国就骗走了几百亿资金。

第八:华英会(虚拟货币NFT)

案件背景

华英会是近年来国际金融诈骗领域的一起重大案件,宣称创世团队来自美国华尔街。该组织以NFT数字藏品诱导会员投资,5天收益高达7%。其运作方式极为隐秘,入金需打到临时通知的钱包地址,再分配平台内部社交软件账号,以此规避崩盘后的维权。

运作模式

华英会通过虚假宣传和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早期投资者的收益,典型的庞氏骗局。

警方行动

2023年7月,华英会崩盘跑路。

社会影响

许多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买回来一堆数字垃圾,亏得鼻青脸肿,留下一地鸡毛。

第七:钱宝网

案件背景

钱宝网曾是中国P2P行业的“明星”平台,其幕后老板张小雷以看广告即可获年化收益率高达60%为诱饵,采用滴水滚珠式的传销方式非法集资,累计非法集资超1000亿。可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最终难以为继,2017年钱宝网暴雷,尚未兑付本金的窟窿高达300亿元。

运作模式

钱宝网通过收取用户保证金(10万),采用传销套路迅速发展数百万会员,累计非法集资超1000亿。

警方行动

2017年,张小雷投案自首,钱宝网最终被警方摧毁。

社会影响

钱宝网的崩盘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引发人们对P2P的担忧和反思。

第六:昆明泛亚

案件背景

昆明泛亚投资曾以“金融创新”为名,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其所谓的“稀有金属投资平台”,短短几年圈钱430亿,涉及投资者几十万。然而泛亚并未真正投资稀有金属市场,而是通过自买自卖等虚假交易手段制造虚假繁荣,诱骗投资者入局。

运作模式

泛亚通过虚假交易和高息模式吸引投资者,声称投资稀有金属市场,但实际上并未进行任何实际交易。

警方行动

2015年,泛亚骗局被戳穿,平台瞬间崩盘,投资者亏得底朝天。

社会影响

昆明泛亚案件引发了社会对金融创新和投资风险的深刻反思。

第五:IGOFX外汇

案件背景

2017年,常州90后美女张雪娇声称拿到马来西亚IGOFX外汇交易平台的中国区总代理权,宣称该平台合法且安全。但IGOFX并未真正投资外汇市场,而是通过虚假交易和庞氏骗局手段骗取投资者资金。

运作模式

IGOFX通过虚假宣传和高收益承诺吸引投资者,宣称“躺着赚美金”、“稳赚不赔”,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早期投资者的收益,这属于典型的滚雪球模式庞氏骗局。

警方行动

2017年7月,IGOFX突然关网跑路,张雪娇人间蒸发,57亿美金不翼而飞。

张雪娇(中)

社会影响

IGOFX的崩盘再次提醒投资者,外汇投资需谨慎,选择合规平台至关重要,高收益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风险。

第四:长沙盛大金禧

案件背景

长沙盛大金禧成立于2011年,凭借夸张的收益迅速席卷全国,涉案资金194亿。其嚣张之处在于崩盘跑路后,还堂而皇之在其官网上发布《我们跑路了》公告,声称“钱已经被我们用专业的团队洗干净了,我们人也在国外了”。

运作模式

盛大金禧通过虚设债权等方式非法集资,将非法所得用于租赁豪华办公场地、砸广告和个人挥霍。

警方行动

2021年,盛大金禧崩盘,警方迅速介入,对相关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社会影响

盛大金禧的崩盘引发了社会的强烈谴责,也让投资者对高息诱惑保持警惕。

第三:善林金融

案件背景

善林金融以“兼善天下”为名,实则大肆圈钱。其通过虚设债权等方式非法集资,涉案金额217亿,20多万会员损失惨重。

运作模式

善林金融通过虚假宣传和高收益承诺吸引投资者,将非法所得用于租赁豪华办公场地、砸广告和个人挥霍。

警方行动

2018年,善林金融崩盘,警方迅速介入,对相关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社会影响

善林金融的崩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反思,提醒投资者对金融投资保持警惕。

第二:广州云联惠

案件背景

云联惠曾以“消费全返”模式风靡一时,声称消费者花多少钱,平台就能返多少钱,让消费变成“零成本购物”。但这种模式完全违背商业规律,属于典型的庞氏骗局,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运作模式

云联惠通过收取会员费、抽取消费总额等方式牟利,但其盈利根本无法支撑所谓的“全返”承诺。其运营模式是实现三角消费的“100%全额返还”,即成为云联惠注册会员的消费者,去云联惠联盟商家消费,由加盟商家提交消费总额的16%给云联惠,然后云联惠以每天万分之五的返还比例,以积分转换形式持续返还给消费者和商家。

消费全返模式看似天衣无缝,实际纯属谎言,本质上就是拿后来者的钱,填补前期投资者的返利亏空,属于典型的借旧换新,崩盘是注定的。

警方行动

2018年5月9日,广州公安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云联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警方依法对其开展打击整治行动,控制公司高管和核心人员66名,创始人黄明锒铛入狱,获刑15年。

第一:深圳鼎益丰

案件背景

臭名昭著的深圳鼎益丰终于崩盘了。其通过发行虚假理财产品和“DDO数字期权”(空气币),以所谓的“东方古典哲学投资理念”和“禅易投资法”为包装,吸引投资者。然而这些产品并无实际投资价值,投资者的资金被直接注入资金池。

运作模式

鼎益丰通过包装其创始人隋光义,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极具道家智慧的玄学投资大师,诱骗投资者入局。深圳地方监管部门曾多次发布提醒和警示函,甚至在鼎益丰办公室楼下大堂摆放风险警示海报,但许多投资者贪图其高收益,罔顾风险,导致最终血本无归,能怪谁呢?

警方行动

2024年,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对鼎益丰展开调查,发现其涉嫌多项违法犯罪行为。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对隋光义等相关人员进行抓捕归案。

社会影响

鼎益丰的崩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投资者对金融投资保持警惕。其虚假宣传和庞氏骗局的运作模式,给无数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骗局共性:识破金融传销的三大红灯

1、脱离实体:无真实产品或服务,收益全靠拉人头。

2、层级分润:收益与推广人数直接挂钩,而非市场行为。

3、高息诱惑:承诺收益超过银行理财3倍以上,必有问题。

金融传销的十大黄金定律:

收益率悖论:任何承诺月收益超过8%的项目,本金损失概率超97%

拉新依赖性:需要发展下线才能维持收益的系统必然崩塌

信息黑箱原则:资金流向不透明的项目=定时炸弹

牌照障眼法:90%的骗局都具有某种"合规外衣"

科技伪装定律: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概念使识别难度增加300%

沉没成本陷阱:受害者平均会追加投资7次后才承认受骗

亲友背书幻觉:熟人推荐使受骗概率提升4.8倍

监管滞后效应:新型骗局平均存活18个月才被立案

赌徒心理强化:92%的受害者在首次提现后会加大投入

幸存者偏差:1%的早期获利者成为骗局最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