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都能看懂的科普 | 倒亏2倍本金赔到穿仓的中行“原油宝”是怎么回事?

· 头条

全文3742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江伟欢

北京时间4月22日凌晨,美国WTI 5月原油期货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为-37.63美元/桶,导致与美国原油期货挂钩的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原油宝”赔到穿仓,投资者不仅血本无归甚至还得倒给银行赔款。

自油价在3月份走低以来,很多投资者蠢蠢欲动,想抄底原油。像下图这位投资人,194元买入2万手原油期货,最后的平仓价格是-266元,本金388万,整体亏损920万,这样不仅本金全部赔完,还要倒贴银行532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今天的科普——

什么是期货?——以小王卖猪肉为例

(专业人士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部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期货。期货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市场上也有实时价格。期货则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念:dì)标准化可交易合约。买卖双方约定未来某个时点,按照约定的某个价格进行交易,那个时间点到来之前,期货买卖并未真实发生,所以卖家无需供货,买家也无需提前付清全款,只要付个保证金,买下这纸合约就行了。这就导致期货天然自带杠杆,比如价值100万元的期货,你现在只要付20万元保证金就能拿下,剩下80万元,以后再补上。如果期货价格一路下跌,发生了20%的亏损,账面上你已经亏完了,就会强制平仓,锁定亏损,不再恶化。这就是期货的保证金机制。

这里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小王是卖猪肉的,之前猪肉价格是20元/斤,但最近猪肉涨价到60元/斤,小王如果在涨价前没有选择购买猪肉期货,那么他只能以60元/斤的价格去养猪户小陈那里买猪肉现货。卖猪肉小王:我太难了!

小王觉得生意难做,进货成本太高赚不到钱,不卖猪肉改卖鱼了。结果猪肉价格又跌到10元/斤,养猪户小陈:这次轮到我太难了!

这种双向的价格波动困扰着买卖双方,小王和小陈一拍大腿商议,共同约定:三个月后,以 30元/斤的价格购买 100 斤猪肉,小王需付给小陈3000 元。

合同

三个月后,以30元/斤的价格购买100斤猪肉,小王需要支付小陈3000元。

小王签字:小王

小陈签字:小陈

2020年4月25日

合同签订后,小王付了10%的保证金,也就是300元,表示买下这纸合约,剩下的2700元以后再补。

这样一来,小王和小陈都不用担心猪肉的价格的波动。上面这张合同就是期货合约,里面约定的时间“三个月”就是期货的交割日,必须进行商品交割的日期。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在这三个月里,小王可以看着猪肉价格的走势再选择下一步怎么做。而小王之前付的只是300元的保证金,却驾驭了价值3000元的100斤猪肉,这样就给了我们实现以小博大的基础。假如猪肉价格一路走高,从30元涨到了80元,盈利50元/斤,那小王的100斤猪肉期货就一共盈利了5000元。用300赚5000,这就是期货的杠杆带来的以小博大。

假如猪肉价格一路下跌,很快就把小王的300元保证金亏完了,那就会触发强制平仓机制,锁定小王亏损,不再恶化。

假如猪肉价格一直涨涨跌跌的波动,三个月的合约到期,小王不准备交割这100斤猪肉实物了,想继续观望,于是小王就得“移仓”,把这个月的期货仓位,转移到下个月去。具体做法就是卖出本月到期的期货合约仓位(平仓),再新建同等数量的下个月的期货合约仓位(开仓)。赚多少亏多少,先平仓,结算清楚,然后再买入下一个月的期货。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期货的概念已经有简单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看看引发这次风波的原因 ↓

油价是怎么跌成负的?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原油需求一路萎缩,据IEA最新的报告预测,原油需求降至了1995年时的水平。需求量远远小于供应量,供过于求。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没需求,那把油井关停不再生产油不就得了?

当然不行!你以为是水龙头吗?

油井不是说关停就关停这么简单,在这里先简单科普一下石油是怎么采出来的:

石油埋在地下几千米,如果地下的压力足够大,开个井石油就能冒出来,这种就是自喷井。中东地区的油井就以自喷井居多,开采容易,成本低。因为地下压力足,开启和关闭都很容易,因此中东的产油国增产、限产都能比较灵活地实现。

但中东这种遍地都是、富得冒油的自喷井在我国就很少见了。我国大部分的油井自喷压力都不够,需要用抽油泵来提升,就是下图常见的“磕头机”。而且往往还要依靠往地下注水、注聚合物才能把油挤出来,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如果把油井关停,就有可能会出现地下水淹没原油或者压力不够断流的情况,导致这口油井作废。不仅前期勘探投入打水漂,还会影响附近其他油井的生产。关了井后,要重新开井恢复生产的成本只会更高。

所以我国通常采取减少注水量、控制采收速度等办法减缓油田的开采速度,从而减少原油产量。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原油产量不可能马上下来,减产的速度跟不上需求萎缩的速度,只能找地方把原油囤积起来。受此影响,国际仓储费用一路暴涨,各地的原油库存已经接近极限。原油也成了烫手的山芋,不仅赚不了钱,还要每天支付高额的储存费用。

同时,全球有两大原油定价基准,一个是WTI(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美国的原油定价(纽约MEX挂牌),规定必须实物交割。一个是BRENT(北海布伦特原油),英国的原油定价(伦敦ICE挂牌),允许现金交割。

所有买了WTI原油期货的投资者,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在交割日之前平仓,找到对手盘交易,不管赚了还是亏了都结账走人。要么是在交割日后,按照合约,补足货款,到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的交割地点上门提货,把原油拉回家。

试问市场上大量只从事期货金融交易、不会真的去买卖实物原油的原油期货投资者去哪里找这么多油罐?去哪里找运输油轮?去哪里找仓库?牛奶生产多了还能倒掉,你敢不敢倒倒石油试试?

于是,临近交割日,为避免强制平仓把保证金亏掉,也不可能亲自上门拉油,这些原油期货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手中的原油期货合约。但上面也提到了,各地的原油库存几近极限,市场上也没什么人愿意做他们的对手盘,吃下这些烫手的原油期货合约。举例说,市场上还有100个卖家要抛售手里的原油期货合约,但市场上可能只有1个买家还能找到仓库放油、吃下合约,于是这100个卖家为了争取这1个买家,不计成本往下喊价。原油期货市场恐慌性卖出,负数价格就出现了。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很明显预料到这一点,早在4月8日就着手对交易软件进行重新编程,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负油价。4月15日,CME发布测试公告称,如果出现零价或者负价,CME的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统将继续正常运行,当前已经完成了测试。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为即将到来的负油价做好了一切准备。

最终,北京时间4月22日,美国纽约交易所WTI 原油期货5月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暴跌,临近收盘时间,盘中油价一度跌破-40美元/桶,最后收于-37.63美元/桶。(更多关于此次负油价的分析,请阅读:《油价 | “负油价”来了,国内还能囤油吗?》)

中行原油宝是什么?

中国银行“原油宝”是挂钩境外原油期货合约的理财产品,属于期货。原油宝的产品合同显示,原油宝不提供杠杆交易。也就是说,买100万元的原油期货,需要交足100万元的钱。原油期货的价格如果涨了10%,买了原油宝后那你的资金就涨了10%;如果期货价格下跌10%,你投资的钱也亏损了10%。

最坏的情况不就是把本金亏完吗?为什么还会倒赔?

没错,原先确实是最大亏损限定为本金,亏完本金就算了。但还记得上面提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4月15日发布了测试公告吗?在CME修改后的新规则里,亏损最大值无上限。也就是说只要原油期货价格继续往下跌,亏损的金额就会持续扩大。以收盘价-37美元/桶来算,假如你在原油期货价格10美元/桶的时候买入100万美元的话,不仅全部赔光,还要倒贴370万。

此次出事的就是挂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原油2005的原油宝。2005指的是2020年5月份为该期货的到期交割月,4月21日(由于时差的关系,北京时间是22日凌晨02:30进行交割)是2005期货单最后的交割截止日。其他的银行如工行、建行等都提前几天完成了移仓(不记得“移仓”概念的往上翻翻小王卖猪肉的例子),卖出2005,买入2006。

而中行这边非得等到关闭交易的前一天才结算移仓:4月20日北京时间22点后,中行原油宝停止交易,开始整体移仓。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开始急剧下挫,中行这一波操作正好赶上原油期货价格从11美元/桶掉到-37.63美元/桶的历史时刻。

至于为什么没有强制平仓?中行给出的解释是当时临近交割截止日,原油期货市场恐慌性抛售,没有多头去接单,导致流动性风险。没有人买入,所有人都卖不掉,最后被“闷杀”。

中国银行在4月22日审慎发布公告称,原油宝的合约结算价格将按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进行结算。

言下之意是这个-37美元的期货价格是交易所说的,不止赔光本金还要倒贴真金白银是有依据的,你赶紧交款,不然就把欠款记录纳入征信。

昨晚4月24日,中国银行就“原油宝”再发声明,表示将持续与市场相关机构沟通,就4月20日市场异常表现进行交涉,对客户投资“原油宝”产品遭受的损失深感不安,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合法利益。

中行“原油宝”这场风波最后会如何收场?

参考资料:

低油价下为什么不能轻易关井压产

躲不过的原油宝,下一个割韭菜的产品是什么?

这场血案,要上史书的!

中行回应原油宝巨亏!三大细节仍遭质疑 不还钱将纳入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