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毕节市区梅氏支系
1、传承始祖:梅殷。
2、迁徙概略:毕节梅氏奉殷公为始祖。据毕节本支保存的内江梅氏老谱载,始祖梅英(殷),状元出身,钦命署贵州布政使司(四子随任至黔)。任满,二子品元,四子泰元仍回原邑受业,长子正元,三子礼元卜居贵州。正元卜居安顺府水母落业,礼元卜居毕节所属北里魏家屯,后又迁毕西邹伍大屯(现毕节市七星关区三板桥街道茶亭村)。
3、字辈行派:殷元位竹鼎,魁枝春舒章;廷文在玉贵,开祥厚吉昌;(续)温良恭俭让,大发友家邦;永得恒成祖,继克明从光;维乐仁宗道,洪颂先振湘;桢灿,高万世朝堂。
4、主要分布:毕节市七星关区三板桥街道、大屯酉里乡、赫章县德卓乡、威宁县羊街镇等地。
5、补充资料。
(二)七星关区燕子口镇梅氏支系
1、传承始祖:时春。
2、迁徙概略:据龙安《梅氏宗谱》载,本支系原籍贵州思南府印江县,时春公携二子从先、占先入川,始住渠县敬忠里七甲,为避兵祸,复迁广安州望溪乡龙印里(今广安市龙安乡)大云山坎下天马山梅家沟,后裔自四川省广安市迁入。
3、字辈行派:文启三元大,仕开百代良;光宗仁有本,永尔定朝邦。
4、主要分布:七星关区燕子口镇。
5、补充资料。
(三)七星关区林口镇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调鼎。
2、迁徙概略:老谱载:本支系原籍陕西省西安府咸阳市三牌坊梅村。始祖荣泰公于大明洪武十七年随傅友德征南大军征战于川陕湘鄂数地,战功卓著升任指挥职。至四川永宁府(现叙永县),奉旨留籍于摩尼(叙永即观兴乡长坝村有其后裔支系)。后来,圣旨委任二世祖调鼎公于水潦堡,负川南关津税赋之责,遂落业于黔北毕节林口镇生机岩。
3、字辈行派:(从第四世起)在春燕含永,朝开启世长,大清登正国,勋显绍书香。后续二十辈:忠诚福禄进,孝友德远扬,仁厚道光明,信廉万代昌。
4、主要分布:本支系主要集居于毕节市林口镇、团结乡。在贵阳市区和四川省叙永县有分支。
5、补充资料。
(四)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梅氏支系
1、撒拉溪镇戈座村梅氏支系。毕节市撒拉溪镇戈座村海嘎组有梅氏分布,字辈为"开祥厚吉昌"。具体资料不详。
2、毕节市官渡塘普宜梅氏支系。梅家寨、冷水、鲁足、二陡岩、驼马路等地有梅氏分布,详见仁怀国州支系梅氏宗谱。
(五)大方县梅氏支系
1、传承始祖:天和-志月-守弘-建睿-晟-文光-康生-玉厄-云(字从龙)。
2、迁徙概略:本支系是支。明崇七年,战乱,云公由四川内江入黔,途经大方县城时,见此地无战乱,又是川滇黔通商要地,遂暂留居大方城经商。之后,见大方北乡地广人稀,为固基业,移居北乡仁育里八甲土陇窝(今八堡乡水洞村)落业。
3、字辈行派:
(1)云春维祖应,恩桂枝毓钟(八堡一至十世);
(2)云春维祖应,圣碧元春之(梅家巷一至十世);
(3)汝有承宗德,世培本益昌(已用"汝有"字辈支系十一至二十世);
(4)承宗德世培,本益昌从龙(未用"汝有"字辈支系十一至二十世);
(5)二十一世至三十世字辈:振兴家道立,积厚发荣光(废弃"人文家永绍,载锡国之光");
(6)新续三十一世至四十世字辈:永恒松竹义,宏福缘善扬。
4、主要分布:大方县云公梅氏后裔支大族盛,有族众近万人。主要分布于大方县城关、八堡乡中箐村、新开村、水洞村,兴隆乡狮子村、石板村,瓢镇坪塘村、瓢井村,达溪镇冷底村,核桃乡石艳村,大方镇梅家巷,六龙镇六龙街上和五凤村,小屯乡石墙院村,马场镇马场村,长石镇。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对坡镇、阿市乡,金沙县安洛乡,纳雍县老凹坝乡,织金县茶店乡、以那镇,黔林泉镇、甘棠乡、六盘水市钟山区粒坝镇,水城县花嘎乡、发耳乡、杨梅乡、盘县特区撒基镇,息烽县九庄镇及贵阳市区等地亦有分布。
5、补充资料。
(六)黔西市中坪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登赢。
2、迁徙概略:本支系是内江梅氏分支。必安公(字九刚)自四川省内江市迁古蔺观文丫叉,登赢公自四川省古蔺县迁贵州省黔西县中坪镇龙家箐。
3、字辈行派:九正元永先,经奇尧汝登;尉秀廷松桂,德礼湛方刚。
4、主要分布:黔西县中坪镇龙家等,在黔西县城,重新镇,六盘水六枝有分房居住。
5、补充资料。
(七)黔西市谷里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崇高。
2、迁徙概略:本支系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兴一公分支。崇高公是长宁梅氏启财公第九代孙,在光绪年间,崇高公携子从长宁梅家场到贵州大定府黔西崇善里六甲谷里镇居住。约于1879年,崇高公长子子富公携世福公从长宁县上长乡到云南省镇雄县竹笼沟居住约四年,子富公携世福公、世禄公又到黔西崇善里六甲谷里居住,后又迁到治佐新寨居住。
3、字辈行派:
(1)启荣支字辈:启、洪、占、枝、君、春、堂、德、泽、昌、光、远、显、承、守、祖、章、熙、朝、隆、国、典、家、学、正、书、香;
(2)启财支字辈:启葵登阳怀,应春林崇子,世道明清永,思书福德长,汝其培元本,富贵大文章。
(3)黔西梅氏字辈:茕云芳智称,玉见琦瑕璋。汝应承怀德,世现本吉昌,国朝思汉鼎,克绍正家帮,振兴培元厚,万代明文章。
4、主要分布;黔西市、谷里镇、协和镇、太来乡、遵义市、贵阳市、修文县。
5、补充资料。
(八)黔西市勋乐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梅圣。
2、迁徙概略:明末清初,因"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始迁祖圣公被"抽丁"填补四川。由湖广省(今湖南省、湖北省)桂阳府岳阳县小地名金竹林梅家坪起程往川。经武汉、沙市、宜昌、白帝城、夔州府进入四川省。在重庆分发,至泸州小市居住,五世祖成业公迁移至四川省上南道永宁府永宁县杨村河居住,六世祖居富公迁至清水河西一坨官家地居住,七世祖思宦公迁移于永宁马草地居住,八世祖汝泰公迁永宁麻口湾居住。又于清光绪庚子年,迁移至贵州省黔西县安德里沙窝区沙井乡居住。民国壬申年,迁移至本区安德里勋乐乡小地名烂豪寨居住。
3、字辈行派:圣先应杨成,居思汝高国,霾恒云开启,永远在其祥。
4、主要分布:黔西县金碧镇土桥村、绿丰村、新仁苗族乡猫坝、息烽县阳朗镇新乐村,织金县。
5、补充资料。
(九)黔西市素朴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元宗。
2、迁徙概略:本支系是大方云公支系的梅氏分支。始祖云公因战乱弃仕,自四川古蔺入黔之大定县(今大方县),落业于北乡仁育里八甲上陇窝(今八堡乡水洞村)。元宗公自大方县瓢井乡河头上,迁黔西县素朴镇大坝村普洒娜定居。
3、字辈行派:云春维祖应,恩桂枝毓钟,汝有承宗德,世培本益昌,振兴家道立,积厚发荣光,永恒松竹义,宏福缘善扬。
4、主要分布:黔西素朴镇大坝村普洒娜,在黔西城区、修文县龙场镇新寨村(瓦罐窑)、修文县扎佐镇林场有分居房系。
5、补充资料。
(十)黔西市莲城街道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德清。
2、迁徙概略:本支系是大方云公支系的梅氏分支。始祖云公因战乱弃仕,自四川古蔺入黔之大定县(今大方县),落业于北乡仁育里八甲上陇窝(今八堡乡水洞村)。云公十三世孙德清公于清朝末年,由大方县百纳乡鹊窝坝,迁至黔西市莲城街道办事处八块田社区四组后寨居住。
3、字辈行派:云春维祖应,恩桂枝毓钟,汝有承宗德,世培本益昌,振兴家道立,积厚发荣光,永恒松竹义,宏福缘善扬。
4、主要分布:黔西市莲城街道办事处。
5、补充资料。
(十一)黔西市大关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开先。
2、迁徙概略:本支系为毕节殷公支系的分支。清朝末年,开先公自毕节大屯迁往黔西县大关镇(烂泥沟)锅钟村。
3、字辈行派:温良恭俭让,大发友家邦,永德恒成祖,继克明从光,维乐仁宗道,洪颂先振湘,松柏显祯灿,高万世朝堂。
4、主要分布:黔西县大关镇锅钟村新寨组,大关街上,在黔西县城、毕节有分房居住。
5、补充资料:与开先公一同迁自毕节的胞兄弟开明、开堂、开亮不知所踪。
(十二)金沙县梅氏支系
1、传承始祖:人和-志水-守亨-建良-梅景-仁芳-必安-正邦。
2、迁徙概略:本支是内江梅氏分支。必安公(字九刚)自四川内江迁居四川古蔺丫叉观文,正邦公转迁金沙。
3、字辈行派:
(1)九正元永先,经奇尧汝登,尉秀廷松桂,德礼湛方刚;
(2)新续字辈(九韶、九刚、九常、九思四支共用):景博传继广,勤洁生贤良,诗序书睿智,友善显名扬。
4、主要分布:金沙县沙土镇。
5、补充资料。
(十三)织金县梅氏支系
1、境内有安顺梅氏分支,详见安顺梅氏宗谱。
2、境内有大方梅氏分支,详见大方梅氏宗谱。
3、据黔西梅氏圣公支系记,有一房迁至织金县,信息不详。
(十四)赫章县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文义。
2、迁徙概略:本支系奉殷公为始祖。第十二世文义公于民国时,自毕节迁赫章县德卓乡沙泥村定居。
3、字辈行派:殷元位竹鼎,魁枝春舒章;廷文在玉贵,开祥厚吉昌。(续)温良恭俭让,大发友家邦;永得恒成祖,继克明从光;维乐仁宗道,洪颂先振湘;松柏显桢灿,高万世朝堂。
4、主要分布:赫章县德卓乡沙泥村。
5、补充资料:
(1)赫章县境内住有始迁祖为映君公的梅氏支系。资料不详。
(2)赫章县境内麻姑镇有从四川省古蔺县迁徙来的九刚公梅氏分支。详见蔺州梅氏宗谱。
(十五)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金钟梅氏支系
1、传承始祖:先-广-琳-懋-森-源-金-肇和(太和、允和)-守益(守春,移居滇东川)-永益(永振、永春)-德魁、(德通、德志)-枝茂-成荣(时荣、先荣)-于华(于芬)-文彩(春融)-枝发(湧)。
2、迁徙概略:本支系为云南陆良梅氏梅先公后裔,原籍江西省白马街柳树巷。自洪武辛酉年(洪武十四年)调北征南时,先公受袭指挥,统领军兵来云南征战,声威大震,赐禄加饷,受职在陆良镇守边关。春融公(字中玉)以昭通同知之职由陆良迁移昭通城中住扎,其后,又移居默黔地罗布甲营居住,后又迁砂锅寨。枝发公及子应阳、应春、应林公于嘉庆十八年从砂锅寨迁移于横坡居住。
3、字辈行派:中枝应绍开,世德明成广,乾坤镶业远,忠真沛泽良,丹桂荣根启,金声振吉昌,毓秀恩光美,新生显寿长。
4、主要分布:威宁县金钟镇新田村营坪组、独乍村青松组、狮子村上寨组、金钟村金钟组、明星村坪子组,炉山镇结里,龙场镇宣峰村普松组、宣峰村铅厂组、红光村新山组,龙场街上,水城县纸厂乡兴隆村营脚组、阿嘎乡松绿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等处。
5、补充资料:据威宁《梅氏宗谱》注,第十六世梅湧公,系二塘梅氏支系始迁祖。同由云南陆良迁于威宁,由于时间久远,无法考证,合谱时立于中玉公之下。
(十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流水坝梅氏支系
1、传承始迁祖:善卿。
2、迁徙概略:原籍江西宁(临)江府打铜街大南门四牌坊,因干戈纷扰避黔,居黄坪州。转迁至四川东道垫江县(今属重庆)里二甲汪家冲,后又转迁至贵州镇安州思七甲王家营,后又转迁到绥阳县,于此七兄弟再分迁。后因天荒,四大房在威宁州顺化里六甲地名流水坝分支雷家院子分支。
3、字辈行派:善仲正枝(慈)单阳文,显世泽成宗佑仙,天开领秀长安应,朝廷毕占百花魁,芳满浩瀚宇焕争,旭处辉春翠雪洁。
4、主要分布:威宁县。
5、补充资料。